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实用文 > 教案

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

时间:2025-08-28 16:18:51
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范文(精选13篇)

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范文(精选13篇)
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范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1

活动目标

1、了解中秋节的习俗,体会过节的气氛。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。

2、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。

3、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。

4、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。

5、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。

重点难点

月亮为什么有圆缺。

活动准备

月饼(若干份)、图画纸、彩色水笔、范画:月之中、月中、月末时的月亮。

活动过程

一、出示:月饼。谈话导入课题。

1、引导幼儿互相交流,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。

2、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,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。

二、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。

1、欣赏故事《月亮姑娘做衣裳》。教师节讲述故事,幼儿倾听。

2、交流讨论。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?她是怎么变化的呢?什么时候变细?什么时候最圆?什么时候像眉毛(镰刀、小船、圆盘)?

3、教师小结: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。月初时,月亮细细的弯弯的,像小姑娘的眉毛,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,像镰刀了,像小船了……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,月亮最圆,像个大圆盘。接着,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,变呀变呀,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。

三、画一画:会变的月亮。

教师出示范画,向幼儿介绍月初、月中、月末的月亮。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。

幼儿操作:绘画《会变的`月亮》。画出月初、月中、月末的月亮。

教学反思

通过开展《中秋节》的活动,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,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,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,在活动中,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。例如:在活动时,有小朋友问:“老师,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。”

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。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,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。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、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,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。

2、在教师的引导下,尝试学习围绕主题“月亮”进行谈话。

3、喜欢与同伴交谈,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。

活动准备:

1、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(弯月、圆月)。

2、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。

3、幼儿用书、教学挂图、磁带、CD、练习册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谈话导入

1、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!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?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?(请几个孩子来回答)

2、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,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,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。

二、幼儿欣赏中秋节的图画。

1、教师:你们见过月亮吗?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?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?(请几个小朋友回答)

2、幼儿分组讨论,教师参与指导,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。

教师:一个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,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他说,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。

3、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幼儿回答: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,有的时候是弯弯的。

4、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。

教师: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。我们一起来听一听。(提醒小朋友仔细倾听)

三、幼儿学习儿歌。

1、教师: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?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?(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,老师给幼儿提示及补充)

2、儿歌里面说中秋到,月儿圆圆庆国庆,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。

3、教师: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。根据幼儿对儿歌的熟悉度,可重复几次。

4、幼儿集体念一遍儿歌。

小朋友们真棒!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,月亮是圆圆的,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。

四、幼儿画一画月亮。

教师:请小朋友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。

2、幼儿传书(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)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3

语言活动:

静夜思

活动目标

1、学习朗诵诗句,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。

2、体会诗中作者思乡的感情。

3、喜欢学习古诗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打印的古诗一首,《静夜思》图片两张;

2、刚过了中秋节,幼儿知道中秋节有团圆的意思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引出古诗

师;小朋友们,谁会朗诵古诗,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。

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,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,流传了千百年,你们想不想听?

二、学习古诗

1、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

提问:古诗的名称叫什么?作者是谁?

2、理解古诗

(1)逐句欣赏

一边看古诗,一边听老师逐句朗诵。

教师解释句中“疑”、“举”的意思。

(2)说说自己听了诗后有什么感觉?

(3)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。

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,误以为是地球上铺了一层银白色的寒霜。抬起头,遥望天边的明月,不由得低下头来,思念离别的故乡。

(4)看图片,想象诗中的意境,并说一说使人会想到故乡的什么?

(5)迁移经验,联想中秋节的含义。

师:中秋节有什么意义?中秋节家家都要团圆,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学不能回家,他们都很想念自己的家乡。

图片中的月亮很明亮,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,诗人看见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乡。

3、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。

三、古诗朗诵表演

请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诵古诗。

建议:通过这节古诗欣赏活动,使幼儿对这古诗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,在此基础上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这首古诗,建议如果配上ppt,效果会更好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4

活动目标

1.喜欢民族节日,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相关的民间传说。

2.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。

3.知道吃月饼的意义,体验分享的快乐。

重难点

了解简 ……此处隐藏4151个字……月儿圆,饼儿圆圆像月亮,香香的月饼尝一尝,哇!月亮的味道美味极啦!你是不是也想尝一尝这月亮的味道呀?(引出吃月饼)

2.幼儿开始月饼分享会。

三、"月亮的故事"美术活动:《月亮的故事》

附故事嫦娥奔月很久以前,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,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,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,结为夫妻。

嫦娥墓到了帝尧的时代,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,烧焦了庄稼,烤死了草木,人民没有了食物。同时猰貐、凿齿、九婴、大风、封豖希、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。于是帝尧命令大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,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,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,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阳,杀死猰貐,将修蛇斩于洞庭,在桑林逮住封豖希。万民欢喜,拥戴尧为天子。

后来,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,交给嫦娥保管。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,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。情急之下,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。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,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。广寒宫里寂寥难耐,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,让玉兔捣药,想配成飞升之药,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。

大羿听说娥奔月之后,痛不欲生。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,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大羿在月桂树下相会。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大羿与嫦娥在月桂树下窃窃私语呢。

教学反思:

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其赏月、吃月饼的活动凸显着人们家人欢聚一堂的和乐画面,憧憬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愿望。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入手,整合了聊中秋、赏中秋、品中秋、画中秋的活动形式,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,体验节日的乐趣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11

一、活动目标

在听听唱唱中感受歌曲旋律、节奏,理解歌词,愿意唱歌曲,体验中秋团圆的情感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. 音块。

2.钢琴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(一)探索歌曲旋律、节奏

1.听辨旋律

T:中秋节到了,音块朋友想和我们一起过中秋,它们唱着歌来了,听听它们唱了什么? (老师用音块敲出歌曲旋律,让幼儿模唱听到的乐句。)

2.拍手表现旋律节奏

T:音符朋友边唱边送来了音乐月饼,一个音代表一个月饼,我们用手数一数,一个月饼拍一下。(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旋律,拍出旋律节奏。)

3.手拍旋律,脚踩拍率。

T:音符朋友一步一步走着送音乐月饼,走得稳,别把月饼掉了。(请幼儿听着音乐用跺脚表现拍率,一拍跺一下脚。

T:音符朋友请我们帮他们一起送音乐月饼;跟着音符朋友,走得稳当,月饼别少送也别多送。(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手拍旋律节奏,脚踩拍率。)

(二)理解歌词

1.初步听赏

T:月饼送到别人家,音符朋友还会唱一首歌,你们听它唱了什么。(老师唱歌曲,幼儿倾听。)

2.理解

T: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?(老师将幼儿说的用歌曲乐句摘唱的形式总结)

T:我们把听到的歌词一起说一说。(引导幼儿用节奏歌词的形式理解歌词。)

(三)唱歌曲

T:我们和音符朋友一起边送月饼边唱。(引导幼儿轻声跟音乐唱)

T:圆圆的月饼才香甜。(引导幼儿口型圆,打开。)

操作提示

因为歌曲旋律简单,因此可让幼儿自己感受唱出音高。听辨旋律的环节中,老师将歌曲分句敲奏,敲一句幼儿听唱一句,而非完整敲。活动中老师注意层层深入,每个环节在前一个环节基础上进行,并且鼓励幼儿通过听辨自主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。在唱歌环节,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,用情景性语言随机地进行调整,注意幼儿对口型、音高的把握。在幼儿会唱歌曲后,可进一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音块操作材料,引导幼儿用音块敲奏出旋律,为歌曲伴奏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12

目标

1、感受月亮的美,学习用明亮的颜色表现月亮。

2、了解中秋节是团聚的日子,想象和自己的家人欢度节日的情景。

准备

1、月亮的照片。

2、油画棒、餐巾纸。

过程

一、欣赏讨论

1、说说照片上的月亮为什么那么美,了解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一天。

2、说说中秋节想和谁一起去看月亮。

二、尝试寻找:为炫彩棒找家人

1、小朋友的姓和爸爸的姓一样(或者有的小朋友的姓和妈妈姓一样),我们就是一个家,说说各自是谁家的孩子。

2、炫彩棒们也有家,找找它们名字里相同的字。

3、找出粉红、橘红、玫瑰红等红色一家,深蓝、淡蓝、湖蓝等蓝色一家等。

三、操作表现

1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色蜡笔来画月亮、星星。

2、用手或餐巾纸让月亮星星放光。

3、用勾线笔画上自己和家人,并选择全家最喜爱的颜色勾轮廓。

四、表达交流

1、交流全家一起过中秋的有趣经历。

2、延伸活动:将作品拼成“中秋节的夜晚”布置环境。

  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 篇13

【活动设计】

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,其赏月、吃月饼的活动凸显着人们家人欢聚一堂的和乐画面,憧憬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福和愿望。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,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入手,整合了聊中秋、赏中秋、品中秋、画中秋的活动形式,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,体验节日的乐趣。

【活动目标】

1、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简单了解中秋节的习俗。

2、让幼儿体验过中秋节的愉快,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。

【活动准备】

1、图片袋:月亮、儿童画图片、已剪好的黄色月亮(圆形或月牙形)足量。

2、视频《月亮做衣裳》。

3、每人一个月饼。

【活动过程】

一、“月亮做衣裳”

1、师: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?(中秋节,是月亮的节日)

2、8月15就是中秋节,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,月亮想要打扮打扮自己,它决定去做件漂亮的衣裳。

3、故事:《月亮做衣裳》

(1)月亮有没有穿上好看的衣裳?为什么?

(2)师幼互动交流,知道月亮会从月牙状慢慢变成月圆状,又变到月牙状。

二、“月亮的色彩”

1、师:中秋节的时候,我们会做些什么呢?(赏月、吃月饼)

2、教师出示月亮图片,师幼一起赏月。(引导幼儿说一说月亮里都住着谁?)

3、故事:《嫦娥奔月》

三、“月亮的味道”

1、师:刚才说到了中秋节的时候,我们还会吃月饼。(教师出示月饼念儿歌)

中秋节里月儿圆,饼儿圆圆像月亮,香香的月饼尝一尝,哇!月亮的味道美味极啦!你是不是也想尝一尝这月亮的味道呀?(引出吃月饼)

2、幼儿开始月饼分享会。

《大班中秋月儿圆的教案范文(精选13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