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学员班委会制度
在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,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。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员班委会制度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学制1个月及以上班次均应建立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,下设若干党小组(学习小组)。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在校委领导下和学员管理部指导下,组织学员开展学习活动,对学员进行教育、管理、监督和服务。
一、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职责
1.负责制定适合本班特点、切实可行、突出主业主课的工作计划,组织实施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。
2.组织学员组织生活。
3.组织实岗锻炼、党性分析等党性教育活动。
4.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。
5.编发学习简报,做好班级活动宣传报道。
6.抓好学员日常生活管理。
7.做好学员总结鉴定工作。
8.定期召开党员大会、支委会及支委扩大会。
二、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的组成
1.委员名额:学员人数70人以上,班支委成员一般由7到9人构成;学员人数50人左右,班支委成员一般由5到7人构成;学员人数40人以下,班支委成员一般由5人构成。
2.委员设置:成员9人的,应包括书记、副书记兼班长、学习委员、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纪检委员、文体委员、生活委员、安保委员;成员7人的,应包括书记、副书记兼班长、学习委员、组织纪检委员、宣传委员、文体委员、生活安保委员;成员5人的,应包括书记兼班长、学习委员、组织纪检委员、宣传文体委员、生活安保委员。
3.委员产生:班支委初步人选通过民主协商或选举产生,原则上由中共党员担任。推荐人选时,本着有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,综合考虑部门(行业、地域)分布、性别结构、年龄层次、学历、职级等因素。
4.小组及小组长:原则上每10-15人设立一个党小组(学习小组)、推选小组长1名,必须由中共党员担任。
三、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及小组长分工
1.书记:主持班级全面工作。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;负责全班学员毕业鉴定。
2.副书记兼班长:负责全班日常事务性工作,协助书记做好班级管理。
3.学习委员:负责组织学习、交流、讨论及学习总结等工作。
4.组织委员:负责组织建设、党性锻炼等工作。
5.宣传委员:负责宣传报道、简报编写工作。
6.纪检委员:负责学风建设等工作。
7.文体委员:负责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工作。
8.生活委员:负责后勤服务等工作。
9.安保委员:负责安全保卫等工作。
10.小组长:认真落实学员临时党支部(班委会)工作安排,负责小组日常管理;组织实施小组实岗锻炼、党性分析等党性教育活动;组织小组学员开展好调研、交流、讨论及各项活动;负责小组活动宣传及资料收集;负责小组学习总结和学员鉴定。
学员党支部 (班委会) 是学员在 学习期间组成的基层组织,其任务是以党性(公仆意识)教育为重点,协助组织员实施教学计划,开展教学活动,搞好班级管理,组织全体学员钻研理论、提高能力、增强党性、活跃 生活,反映学员的意见和要求。学员党支部 (班委会)按照学员工作处总 体部署,在组织员指导下开展工作。为了充分发挥学员党支部(班委会)的重要作用,特制定本制度。
一、学员党支部(班委会)的基本任务
学员党支部 (班委会) 负责本班的思想、学习、生活、考勤、宣传、文体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,带领学员完成学习任务。
(一) 组织全班学员实现学习目标
1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,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和理论武装的要求,在理论学习和党性(公仆 意识)教育中,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发挥表率和引领作用;引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研究新情况、探讨新问题、总结新经验,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2、 围绕教学计划 ,落实培训、自学、辅导、研讨、交流、社会考察、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要求,确保实现培训目标。
3、经常了解学员在培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、困惑,及时反映学员对教学内容和形式、教学管理、学员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意见、要求和建议。
4、根据教学安排,集中学员的智慧,开展针对性强、形式多样、效果明显的学习活动,交流学习心得,巩固学习成果,提高学习兴趣。
(二)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
1、组织学员培训学习。引导学员积极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,正确处理工学矛盾,尽快实现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的.、从工作岗位到学习岗位、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“三个转变”。
2、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。认真研究学员的思想情况,积极开展谈心活动,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员遇到的问题和困难。
3、 严格组织生活 。 按照《党章》《条例》的要求,结合学员思想实际和不同的学习阶段,开展专题组织生活,表扬好人好事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廉洁自律、保持良好的班风。
4、组织学员做好党性(公仆意识)分析、组织考察和学习鉴定工作。
(三) 做好学员的日常生活管理 工作
1、 引导学员加强组织纪律性,模范遵守党纪国法,自觉遵守校院的各项规章制度,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。
2、组织开展文娱体育活动,关心学员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,协助组织员和相关部门妥善解决学员学习、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,配合做好学员的学习考核、鉴定工作,完成本班的培训总结。
3、做好安全保密教育工作,严守党和国家机密。
二、学员党支部 (班委会)的组成
(一) 计划内学制的班次建立学员党支部(班委会)。
(二) 学员党支部 (班委会) 由3至7人组成,设书记 (班长) 和组织、宣传、学习、文体、生活等委员。根据需要可增设副书记 (副班长)。
(三) 在支委会(班委会)的领导下,开展学习培训期间的各项工作。支部(班委)委员可以同时兼任学习组长。
三、学员党支部(班委会)的工作制度和职责分工
(一) 党支部(班委会)的工作职责
1、党支部(班委会)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。班级重大问题都要经过支部(班委会) 民主讨论,然后作出决定。支部(班委会)委员之间要互相学习、互相尊重、互相支持、互相谅解,使其成为支部(班委会)工作的领导核心。
2、 建立和健全组织生活制度。定期召开支部 (全班)大会,每两周召开一次支委(班委)会、一次学习小组会和组织生活会,或根据实际需要召开。
3、学员支部 (班委会) 在学习结束时,应召开全体学员大会,由支部书记(班长)代表支委会(班委会)报告支部(班委会)工作,接受学员评议。
(二) 党支部 (班委会) 委员的职责
书记(班长):主持党支部(班委会)工作。根据教务处、学员工作 处的安排,制定支部 (班委会) 工作计划,督促各项工作的完成;召集党支部 (班委会) 研究班级重大问题;组织召开学员生活会,并做好支部(班委会)工作总结等。
副书记(副班长): 协助书记(班长)工作。书记(班长)不在时,代理书记(班长)行使职责。
组织委员:负责思想政治工作、 组织工作、安全保密工作和纪律检查 工作。对学员进行纪律、廉洁自律、加强党性 (公仆意识) 教育,检查学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,安排班级组织生活等。
学习委员:负责组织落实自学、研讨、交流、学员讲堂、论坛等各项学习活动,做好教学评估表的收发核算工作,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反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、意见和要求。
宣传委员:负责支部(班委会)宣传工作。完成简报、学习园地的编撰和制作、发放学习资料等任务,及时宣传和报道学员的考察调研活动,推荐和表扬好人好事。
生活委员:负责学员生活、卫生和保卫工作,关心学员的身体健康,反映学员对校院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和要求。
文体委员:组织学员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、开展各种比赛,活跃学员文化生活。
四、本制度由学员工作处负责解释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