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 :
1、会认8个生字,会写12个生字。正确读写“清凉、留意、扇子、炎热、邮票、凉爽、柿子、仙子、菠萝、气味、香甜、粮食、加紧、油亮亮、杨树、丰收”等词语。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,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。
3、读懂课文内容,感受秋天的美好。
4、积累好词佳句。
教学重点:
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。
教学难点 :
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,体会秋天的美好,感受课文的语言美。
教学用具:
多媒体课件
教学时数:
2课时
教学过程 :
第一课时
一、谈话导入 ,揭示课题
1、同学们,今天张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,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?(学生各抒己见)
2、有位作家说:“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,它带着清凉和温柔,轻轻地,轻轻地,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。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《秋天的雨》。(板书)
3、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题。
二、初读课文,读中感悟。
1、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,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,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,从而使课文读得正确、流利。
2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,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,同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。
3、谁愿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,指名分段读课文,教师相机给予指正。
4、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课文,师范读。同学们你们评价一下老师读的怎么样?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吗?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,在晨读课上老师经常大声地读课文,一篇课文老师不知道读过多少遍,而且老师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课文中的画面,好像看电影一般,你们要不信,请按老师的方法读,聪明的你们绝对比老师强。
5、生自由练读。
6、现在我们在同位之间互读课文,比一比谁最强。
7、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?(学生讨论后说)
8、教师小结:同学们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,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,秋天的丰收景象,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,希望同学们用心感悟。
三、写字指导
1、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,我们已经把课文读流利了,课文中的生字也认识了,那对于它们的字形你们有没有信心记牢,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。不过请你们再了解一下。
2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写它们。
3、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方法。
4、教师强调:同学们本课要求写的生字有12个,如“扇”是多音字,还可以读成shān。“枚”的右边是反文,不是“文”,“柿”的右边是“市”,“菠萝”是上下结构。
5、同学们现在我们比一比谁能把这几个生字写漂亮,生练习,教师巡视。
6、展评优秀作业 。
四、作业
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第二课时
一、激情导入 ,揭示课题
1、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:秋天的雨。你们想欣赏吗?(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)
2、秋天的雨景吗?你们看到了什么?(学生畅所欲言,各抒已见,老师适时鼓励、点评。)
过渡:是啊,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美妙,这样的神奇,这样的令人陶醉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雨的课文,教师板书课题。
3、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感悟秋天的雨,齐读课题。
二、初步感知
1、同学们这课你们都预习了吗?那好,老师考考你们,现在老师写一个比较难写的生字,看你们认识吗?教师板书:爽,谁愿意告诉老师这个字念什么?指名读,你是怎么认识的?你真是一个好学的孩子,我们其余同学都应该向你学习;现在老师再写一个生字“扇”,谁来告诉大家?它还有其余的读音吗?对这是一个多音字,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做一个细心的会学习的孩子。
2、生字我们已经了解了,那课文你们读得怎么样,想不想向老师展示一下?为了发挥你最好的朗读水平,老师希望你们再练一练可以吗?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,自由练习朗读,把课文读准确,读通顺,对课文中的生字、难读的词、句重点练习,多读几遍,读通为止。
三、品读课文,感受神奇。
1、老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妙的读书声,谁愿意展示自己?
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,有感情地朗读;(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?)
(一)品读第一自然段。
1、同学们谁愿意读读这段?自由朗读,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这段多读几遍。
2、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?
3、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?你能通过你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?指名读。
4、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,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?
(二)品读第二自然段。
1、秋天的大门打开后,作者先看到的是什么?请默读第二自然段。
2、指名朗读后并回答。
3、采取比赛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,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,教师相机出示课件,指导学生朗读。
4、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?请把它背下来。
(三)品读想象第三自然段。
1、谁能说说你从第三自然段里,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?
2、学生交流后,再围绕“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”让学生想象: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。
3、出示“小朋友的脚,常被那香味勾住”这句话,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?
4、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、花丛中,最想做的事是什么?
5、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,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。
(四)品悟、想象第四自然段。
1、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,还挺会关心人的呢!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?
2、多人次指名学生朗读后,让学生说说,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,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?
3、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?生谈。
4、语言训练:出示说话卡片:“秋天的雨告诉大家, 。小喜鹊 ,小松鼠 ,小青蛙 ,松柏 ,杨柳树叶 ,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。”先让学生说说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,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稳重哪里最合适。
四、反复诵读、体会升华
秋雨给我们带来了 ……此处隐藏18814个字……醒: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,注意左右比例。独体字“步”、“者”
书写时笔画要舒展。
4、学生临帖、写“步、者”等字。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。
五、布置作业:布置学生摘抄本文中的好词好句,做“日积月累卡”。
第二课时
一、激趣导入,感悟课文。
(一)出示灰雀歌唱的声音,突然一只剩下两只了,还有一只哪去了呢?列宁心里会怎样呢?(急)那时因为列宁喜欢灰雀呀!自己读读课文3-10自然段,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。
1、出示句子“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,也没有找到。”
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,他心情会怎样?又会到哪儿去找呢?体验“找遍了……也找不到灰雀”的心情。指导读。
2、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:
①“孩子,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?”
②“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。天气严寒,它怕冷。”
③“多好的灰雀呀,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。”
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,你体会到了什么?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、担心、惋惜和关心,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。用一个词来概括,是什么?板书:爱。
3、指导朗读写列宁“喜爱灰雀”的句子。
(二)那灰雀到底哪儿去了?
请生讨论回答:小灰雀是小男孩抓走的,又是他放回来的。
1、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?找一找。
体会:
(1)男孩吞吞吐吐地说:“没看见,我没看见”。
理解“吞吞吐吐”的意思,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?那你能读好它吗?
(2)“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,但又不敢讲。”
为什么他不敢讲?他在害怕些什么?相机板书:占为己有
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。
(3)男孩看看列宁,说:“会飞回来的,一定会飞回来的。它还活着。”
“一定会飞回来的!”
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?这时候,小男孩在想什么呢?
②教师运用手势,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“一定会飞回来的!”。
板书:勇于改错的决心
(4)男孩为什么要先捉走后又放回这只灰雀呢?他对灰雀喜爱吗?小组讨论、发表看
法,相互补充,汇报体会。
2、小结:
是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,所以他坚定地说--“一定会飞回来!”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,孩子又决定怎么做?--(放鸟归园)
(三)列宁是怎样对待小朋友的呢?
1、找到课文中写列宁对待小朋友的句子小声地读一读,再四人小组交流交流。
体会:(1)“小灰雀,你昨天到哪儿去了?”(师):听到这儿,你有什么问题?
(列宁为什么微笑?鸟儿不会讲人话,列宁为什么要问它到哪儿去?鸟儿会回答吗?)
各自练读第3-9自然段,细细体味列宁说这话的意思。板书:宽容
(2)揣摩“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。天气严寒,它怕冷”。
“多好的灰雀呀,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。”列宁这些话的心情和含义。
把你的体会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。
(3)听到:小男孩说:“他会飞回来的”,“一定会飞回来。”列宁此时此刻心里又
是怎么想的?带着你的体验来读读句子。
(4)所以列宁微笑着说,(生齐读---你好!灰雀,昨天你到哪儿去了?)就是这份深
深的爱意打动了孩子的心,让他勇于改正错误,也就是这句不愿伤害小男孩自尊心的问话,让我们感受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。
2、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!分角色朗读课文。
(四)还有哪儿不明白的地方吗?
二、体验、升华
1、(课件演示)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,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。看,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。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,你会对(列宁或男孩)说些什么呢?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“三言两语”。
2、小组交流,全班交流。
三、扩展延伸
1、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,感动了男孩,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,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、改正了,就是诚实的孩子。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?
2、个别交流。
四、课后作业:收集名人故事。
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5一.复习旧课,导入新课
1.指名朗读生字、新词,检查生字、新词掌握情况。
2.导入:通过上一课的学习,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。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,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。
二.分段读议,加深感悟
1.第一自然段
a.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,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,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
b.学生读后交流。
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、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、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、讲述。
c.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,谁来读一读?
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。
d.配乐朗读这一段。
2.第二、三自然段。
a.“当,当当!当,当当!”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,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。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、三自然段,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,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。
b.学生各自读课文,然后交流。
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,譬如:大家专心听讲,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;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,小手举得高高的;读书时整齐响亮,声音抑扬顿挫……
c.如果你是一棵小树、一只小鸟、蝴蝶或者一只猴子,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,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,你会怎么做?
引导学生转换角色,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,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,静静地欣赏,不忍打搅。
反复朗读这几句话。
d.下课了,小朋友做些什么?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?想象描述。朗读有关句子。
4.第四自然段。
a.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?交流感受。
b.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,了解了他们上学、上课学习、下课活动的情景,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,多么可爱的学生!参观结束了,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。
c.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。
三.感情朗读,比赛背诵
1.课文写得很美,你喜欢哪一部分?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。
2.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,看谁先背出来。
四.抄写句子,加强积累
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。
五.综合性学习
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?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。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,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,以后我们再来交流。
文档为doc格式